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关于我们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配套设备 专利证书 公司荣誉 公司简介
养猪企业如何站在巨人肩上赚取极致收益?
发布时间:2020/5/26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1617

一、养猪企业如何站在巨人肩上赚取极致收益?来看农牧业最赚钱的十大运营模式。

农牧业选择什么样的运营模式,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生存发展之路,养猪企业也不例外。随着农业土地流转政策的松动,国家对农业项目的持续投入,深度解读一号文件,以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十种最赚钱的运营模式。

模式一  中粮模式——玩转产业链

    中粮集团作为国内农业龙头产业集团,已经从单一的粮油贸易延展到全产业链。通过对涉及农业的各领域,包括技术、信息、种子、金融服务、网络、渠道、终端等进行投资和整合,从而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获得全方位的投资与服务开发,米、面、油、糖、肉、奶、饲料、玉米深加工产品、番茄酱、葡萄酒等均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

 

   解读:整合产业链是基础,玩转产业链的各大环节才是王道。很多农业企业经营业务涉及到米面粮油、鸡蛋、榨菜等各大领域,虽然他们只涉及到一个细分产业,但却把产业做到了极致。

 

模式二  依云模式——占据稀缺产地资源

依云,法国最普通的矿泉水,为何能在中国超市卖到二十几元?不仅仅因为它来自阿尔卑斯山,还在于背后的关键词——世界少有、无污染地区,海拔2000米以上,年均温0℃以下。就是因为地域的唯一性和独特性,造就了产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使之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水。


解读:学会利用产地优势,形成强大竞争力,不是所有矿泉水都叫“依云”。很多农业企业背后并不缺资源,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嫁接资源的方法。如乌江榨菜企业,一句“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顿时红遍大江南北,还迅速带动了当地企业形成产业化发展,大大刺激了当地经济的飞快发展。

 

模式三  双汇模式——走深加工之路

作为老牌肉食品企业,双汇不是单纯地卖火腿,而是借助河南当地养猪的原料资源所具有的规模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挖掘深加工,摩拳擦掌打造“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提高工业化屠宰集中度。依托精深加工,加工销售生鲜肉成为双汇发展新的战略重点。双汇一手推开了市场之门,一手则挽起农民同奔富裕。

 

解读:立足自身资源,引进先进技术,走深加工之路,不断挖掘深加工环节的含金量,大大转化高附加值,绷紧整个产业链条。这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制胜的关键,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涉农企业的选择。


 

模式四  阳澄湖模式——墙内开花墙外香

为何偏偏阳澄湖大闸蟹每年没上桌前,都能被炒得“红遍全球”核心?——转变营销模式。阳澄湖大闸蟹在产品尚未上市之时,利用微博在网上热炒,并实行团购预订。为了满足顾客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以渠道为依托,直营店里的蟹卡采用了磁条记忆的技术,实现了可多次刷卡消费及反复充值使用的便利。“饥饿营销+网络营销+会员卡制度”让一只小小的螃蟹在经济低迷时期依旧火爆。


 

解读:老树如何开新花?传统农业品牌需要在营销思路上大胆创新。转变固有的传统营销模式,产品在墙内开花还仅仅是第一步,只有墙外香遍消费群的内心深处,才能成为真正的品牌。

 

模式五  极草5X模式——利用稀缺效应

极草5X,更是被戏称为“极草X5”。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8亿元,据了解,目前仅北京市场单店的月销售额基本都在100万元左右。即便今年大市场环境不佳的严峻形势下,其市场表现依旧强劲。一根小小的“极草”威力为何如此大?极草5X利用产地的唯一性,利用产品的稀缺性,贩卖稀缺打造了一个亿级的礼品市场。

 

解读:利用产品本身的稀缺属性,再加上贩卖稀缺的营销方式,让极草5X赚得盆满钵满。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新奇的营销思路,挖掘产品背后的稀缺特质,才能使之与其他竞品形成鲜明的差异化。

 

模式六  百瑞源模式——嫁接旅游资源

以往被外界一贯认为是“地摊货”的宁夏枸杞,有时实在是让人拿不出手,但又没有更好的东西可送,最后只能落于自豪与羞涩的尴尬境地。但百瑞源是个例外。这家企业创造了一个奇迹:日销百万元,单店年销破亿元。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文化元素+旅游整合,创造前所未有的行业奇迹。

百瑞源大力挖掘枸杞背后的文化元素,打造了百瑞源枸杞养生馆及博物馆。百瑞源枸杞养生馆以“尊贵、优雅、品位”的品牌个性,融枸杞养生文化、枸杞系列产品与品牌文化于一体;让客户在体验和购买产品的同时品味优雅生活、感受养生文化。

 

解读:在产品背后,还要深挖其背后的文化,可结合故事化的手法,延伸品牌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不仅能感受到产品的品质,还能联想到其所代表产品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巧借当地资源优势实现产品动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模式七  沱沱工社模式——玩转电子商务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很多中小食品企业倒闭,但也有一些企业抓住了这个契机。很火的网上购物平台沱沱工社,依托其自身的产业基地,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创办中国首家专业提供有机食品的B2C网上购物平台,抓住了食品供应体系的根源问题,贩卖有机让它成为白领购买有机产品的首选。

 

解读:传统渠道已经逐渐呈现出“僵尸化”态势。天猫、京东商城等的电商大战,就已见端倪。对目前的农业企业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的消费环境及消费手段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个时刻,对众多农业企业而言,一定要学会运用新兴渠道的力量来贩卖自己的产品。

 

模式八  斯慕昔模式——社区会员直供

如果你是一家做饮品的企业,如果有人问,你的产品在哪里卖?估计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超市或是其他流通渠道。但斯慕昔告诉我们,这些方式都已经被“玩剩下”了。

斯慕昔饮品在网上直接销售会员卡,只要会员一个电话,足不出户,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喝上“特供”的饮料,再加上还有“月卡”“季卡”“年卡”等优惠措施,受到不少白领的喜爱。不仅如此,斯慕昔还走进社区便利店,让消费者能够更快、更便利地喝到纯正无添加的果汁。

 

解读:给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将是未来战胜竞争对手的有力法宝。目前像鸡蛋、米面粮油等一些跟我们生活贴近的农产品,已经开始深入社区,让老百姓足不出社区,就可以吃到最新鲜、健康的食品。

 

模式九  千岛湖模式——跨界餐饮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有不少企业转换思路,开始了新的玩法。浙江千岛湖就是其中的一例。对外地游客来讲,来千岛湖就是“赏天下第一秀水,品淳牌有机鱼头”,否则便是枉到千岛湖了。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开创了我国有机水产品养殖的先河,并以鱼味馆为载体,成功举办千岛湖杯全国淡水鱼烹饪大赛,把有机鱼头卖给全国各大品牌餐饮店,成为各大品牌餐饮主打的招牌菜,从地区走向全国,迅速提高知名度,占领市场。

 

解读: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跳出传统产品开发思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其附加值,在“跨界”之中借力,在借力之中形成合力,跨界开发新产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模式十  黄飞红模式——错位变身

    一个做调味品的企业居然做起了休闲食品?而且一年还有2个亿的销售额,这能不让人羡慕吗?它就是黄飞红。作为这两年休闲食品市场备受瞩目的一颗新星,它只是把最普通的农产品——花生变了一个新的吃法,就迅速杀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时尚白领的最爱。这让多少休闲食品望尘莫及,但也只能羡慕嫉妒恨而毫无办法。

 

解读: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错位营销能有效规避产品功能的同质性和营销策略的趋同性,走出一条属于企业自身的产品和营销之路,错位营销也能赢得新商机。

 

以上就是未来农业最赚钱的十大运营模式的全面解读。

这些吸金运营模式你get到了吗?好的案例你也只能学习人家的思路,而不能照搬。农业企业只有对农业经营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有效地挖掘与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才能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才能带来可持续性的盈利,才能为其他相关利益者带来更大的效益。猪企猪农必须要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我碰撞,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赚取极致收益。

 

二、大型猪场资金链断裂,怎么办?

 

2014年某大型猪场因资金链断裂,大笔债务无法偿还而告破产。这一现象是农业类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一个写照……

怎么办?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近年包括养猪企业在内的农牧企业热衷于上市的原因。

自1994年,第一个农牧上市企业康达尔站上资本市场的舞台后,“上市”这一概念就开始扎根在农牧业企业家的意识中。截至去年11月,已有超过40家农牧企业跻身A股上市企业,另有24家农牧企业于新三板上市。

虽然占总上市企业数的份额不大,但增长速度却比其他行业快得多,仅2014-2015年间,就有6家各具特色的农牧企业敲响交易所的钟声。尤其是温氏股份以近2000亿的市值上市以来,农业股再次变成资本市场的宠儿,炙手可热。据了解,一批养猪、饲料、渠道商企业早也摩拳擦掌,积累筹码,筹备上市。

 当“上市”成了农牧行业里惯常提及的话题时,一个疑问也应运而生——农牧业这一“土营生”突然对资本市场如此投缘?


解决农牧业“融资难”问题

 

 传统农业要发展往往靠自有资金、盈利以及亲友借贷,有的甚至借高利贷野蛮生长。比如2014年就有三水一大型猪场因资金链断裂,大笔债务无法偿还而告破产。这一现象是农业类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一个写照。由于缺乏固定资产,且土地通常是租的,栏舍和设备比较简陋,贷款需求便不受银行待见。据悉,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对农业的贷款比例通常都不超过当年总贷款数的10%,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可想而知。

 农牧业发展到今天,对资本的依赖程度更高,因为企业的竞争转入规模乃至产业链的竞争,而背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资本。“获取资本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上市,”一位农牧上市企业的董秘解释,“上市融资可以获取比较大规模的资金,建立直接融资平台后,还可以利用配股、公司债、定向增发等方式继续融资,为企业发展持续提供血液。”

 企业上市之后,有了规范的财务制度、财产登记,甚至连银行也刮目相看,一位上市企业老总在行业交流时就曾感叹金融机构的“势利眼”——“上市之前我追着银行要钱要不到,上市之后要给我贷款的银行踏破了门槛。”

 饱受“融资难”困扰的农牧企业,一旦上市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通过募集的资金迅速扩展全国市场。以正邦科技为例,2007年7月首次公开发行,首批募集资金用于在不同省份建设五个饲料生产基地以及一个育种中心,一举跨出区域,布局全国市场。同年上市的天邦股份也用募集的1.7亿资金,扩建产能,并大举进军畜牧领域,成为在全产业链方面颇有建树的农牧企业。

 2013年,双汇国际成功收购美国食品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当时双汇资产约200亿,而收购涉及资金71亿美元,其中现金就需47亿美元(约290亿),号称农牧领域的“蛇吞象”。此项收购的成功也与双汇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能力密不可分,可为此通过债务融资向中国及国际财团获得贷款。


 

跳出“农”门,财富倍增

 

 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让农牧企业家有了更现实的打算,“企业没上市的话就只是一个猪场,能上市的话就是一个事业平台。”广东一位大型猪场的老板向记者透露自己打算上市的心声,他认为如果是猪场,子女肯定不会回来接班,如果上市了就不一样,“”字的意味就淡了,更可能被后代接受,哪怕不接受,变成公众公司之后,自己的事业也能在职业经理人的打理下维持下去。

从农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来看,也有很多传统农业低效、混乱的顽习需要克服。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用了六年时间,在上市辅导机构的帮助下,慢慢规范财务、内部管理、生产工艺、环保、用地等业务项目,成为一个规范的现代企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获得了资本市场青睐的农牧上市企业。在资本的舞台上,企业一改农业靠天吃饭的传统,除了常规的拓展本行业产业链,有利可图的非农业务也可收入囊中。比如近几年农牧上市企业频频跨行投资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跟主营业务毫无关系的业务,获得新的业绩成长空间,或者吸引投资者眼光的新概念。

 

 “最原始的上市冲动源于对财富的渴望,”一位证券分析师如此作结,“上市估值的原理是把企业未来的收益提早变现,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股市流通,可以让股东的财富倍增;另外传统农业比较弱势,上市之后公司的财产和业务相应有了较强的法律保护,也即是财产有了保障。”



COPYRIGHT 2023 山东睿特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前沿网络 · 技术支持   
地址:山东聊城东鲁工业园   客服电话:0635-6067731